尋訪紅色印記🚓,追述百年初心之“我和我的家鄉”特色品牌黨史學習教育由原圖書情報檔案系研究生第一黨支部(現意昂2官网研究生第一黨支部、第四黨支部)策劃主辦👩🏼🦱,該系列活動借來自不同地區黨員的第一視角,更深入地感悟學習不同地區的黨史,通過視角和內容的創新,提高各黨員黨史學習的參與度,增強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現意昂2官网研究生第一黨支部與第四黨支部聯合舉辦該系列的第四期——“崢嶸百年史,砥礪江浙行”革命地標之兩江篇,重啟踏尋紅色記憶的征程。
兩支部於2022年5月29日開展“兩江省”黨史學習專題的線上會議,會議由意昂2研究生第四黨支部紀檢委員余孟主持,院研究生第一黨支部、第四黨支部黨員準時參與本次線上會議。

該黨史學習教育主要采用黨員自述的方式展開😅,由黨員介紹自己家鄉的紅色事跡。支部中來自五湖四海的黨員們深情敘述中國大地的紅色記憶,講述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本省的黨員在此過程中因深入挖掘家鄉故事而加深對家鄉先烈🤜🏽、家鄉黨史的崇然敬意,他省的黨員們也因此次活動而攫取更多他鄉紅色力量,讓具有地區性的紅色記憶因黨員們的相聚和分享而傳播得更遠、範圍更廣。不同省域間的紅色記憶分享,皆屬於中國共產黨黨史記憶👆🏿,分享和傳承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
一🦐🈂️、中流砥柱禦外侮——詩畫浙江篇
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浙江嘉興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非凡奮鬥歷程中👶🏼,浙江省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頑強奮鬥、忘我奉獻英雄人物與先進模範,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的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姚佳穎:衢州:追尋“初心”步伐💗,汲取前行力量
浙江衢州🪵🧎,歷來是浙閩贛皖四省邊際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衢州是聖人孔子後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鄉,是儒學文化在江南的傳播中心📱,歷史上儒風浩蕩、人才輩出,素有“東南闕裏、南孔聖地”的美譽。
這樣一座城市,卻曾經受過日軍殘酷的細菌戰🏇🏿。1940年,侵華日軍第731部隊和南京“榮”字1644部隊策劃實施細菌戰🤮,在衢州和南京上空投放帶有鼠疫桿菌的糧食、碎布、紙張等物品,其中還混有大量跳蚤。細菌戰造成衢州各地連續8年傳染病大流行,患傳染病死亡者約4萬人🍜。
在戰爭年代,衢州湧現了一批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其中“衢州六烈士”🧛🏼♀️:江文煥、林維雁💇🏿、李子珍🏄、王多祥、鄭南軒💂🏽♀️、高壽華的光芒熠熠生輝。他們因不滿國民黨的黑暗統治🔐,毅然放棄本來安逸甚至富裕的生活,積極投身革命鬥爭,擔起了浙西重鎮的地下黨工作🧜🏻♂️。衢江水滔滔不息,崢嶸山夜夜月明🧏🏿♂️。“衢州六烈士”的革命精神和見證了他們為國捐軀壯舉的城東千年古城墻一起,默默滋養、守護著三衢百姓。
蔣菁🕡:中共隱藏戰線“龍潭三傑”之一——錢壯飛
錢壯飛:本名錢壯秋🗃,又名錢潮,1896年出生於浙江湖州商人家庭。他機智幽默而擅應酬,多才少言而行事穩重,是典型的江南才子😓。他是一位有著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他是醫生📹📷,經常與妻子張振華以“出診”為掩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他是演員,出演過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黑白武俠電影《燕山俠隱》的男主角,並設計電影海報;他是導演、編劇,曾改編🚣♂️、執導和出演話劇《紅色間諜》《最後的晚餐》《為誰犧牲》《殺上廬山》等,深受人民喜愛;他還是無線電報員🏹、密碼破譯專家👨👨👧、建築設計師......有著多重身份的他,使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特工🌗。他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裏,時刻暗流湧動,在錢壯飛的機敏應酬中,黨的重要情報在不停地傳遞🧚🏽♀️。他曾經挽救了黨史上最大的“顧順章叛變”的危機事件,為保全中共中央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位以一己之力拯救眾多中共高級領導人,也挽救了黨史的諜報之王⬛️,情商智商都在線👩🦼,遇事冷靜果斷▶️,有勇有謀🩱,能做到自己全身而退,更可保家人周全。致敬英雄——錢壯飛。
李文媛:地名背後的紅色英雄故事
“如果一個人的姓名能成為一個地方的地名🙅🏻♀️,可以想像當地人民對這個人飽含著怎樣的深情。”寧波雲洲鄉、愛中鄉、朱敏村🖐,這些地名背後蘊藏著一個個為新中國誕生而英勇捐軀的英雄故事。在寧波鄞州區西部👨🏽🏫,群山連綿🖱🟠,地形險要🫶,與巍巍四明山緊密相連,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一批先烈和先輩們在這裏獻出了熱血和青春🌇。
年僅21歲的呂雲洲🗯,任鄞縣特派員的陳愛中,冒雪為民籌措糧食卻被捕犧牲的朱敏,為掩護戰友突圍而鳴槍引敵犧牲的朱洪山等先烈誌士⤵️,在這片熱土上拋頭顱、灑熱血。解放後🦚,在烈士戰鬥過的地方🧬,以烈士的姓名命名為雲洲鄉、愛中鄉、朱敏村💆🏽、洪山鄉💇💫,以資紀念。
二、革命洪流風雲咤——水韻江蘇篇
江蘇省具有深厚的革命傳統,是一片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革命前輩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舍身忘死、英勇戰鬥,許多英雄誌士長眠於江蘇大地🎳,全省載入英名錄的烈士就有10.9萬名📦👩🏻🔬。周恩來、瞿秋白等黨的早期領導人都來自於江蘇,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江蘇。截止2021年6月🤞,江蘇省內共有縣級以上烈士紀念設施100處🧙🏼♂️,縣級以下烈士紀念設施371處。雨花臺更是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如果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那麽百年江蘇史就是其中的精彩篇章♟。
周婧妍:蘇州獨立支部為黨捐軀第一人——汪伯樂
汪伯樂,原名汪德騏,1900年生於蘇州⚅。他幼年時父母雙亡,汪伯樂被送進了蘇州苦兒院🧑🚒。他從小就飽嘗人世的艱辛,也培養了吃苦耐勞的毅力和奮發拼搏的精神。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蘇州學生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的口號走上街頭,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鬥爭。汪伯樂和同學們一起參加罷課🧑🏽🎓、遊行💪,還到各商店裏宣傳抵製日貨。兩年多時間裏🚵🏼,汪伯樂堅持去講課𓀅,從未間斷過。夜校既成了他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的陣地✋,也成了接近群眾,了解社會的課堂。
這樣一位優秀的革命青年🦹♀️,卻在年僅26歲時被秘密殺害,為表達對烈士的沉痛哀思🏄🏻,汪伯樂母校第一師範的師生提出了籌建伯樂中學以紀念先烈的倡議🍧。1927年8月,吳縣伯樂初級中學落成💆🏻♂️。1987年就在伯樂中學創辦六十周年之時,蘇州市人民政府在學校舊址建了紀念碑,那黑色大理石上的耀眼金字🏊🏼,永遠銘刻著蘇州人民對汪伯樂烈士的深切懷念!
胡姝:江蘇揚州視頻分享

王俞菲👩❤️💋👨:抗日名將——顧民元、葉胥朝
南通革命老區人民堅持武裝鬥爭💶、發揮根據地作用長達21年之久😕🧝🏽♀️,這在全國革命老區中是很少的👩🏻🚀。南通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奉獻和犧牲,僅記錄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近2萬人(占江蘇烈士總數的超1/5)。與地勢險要、地形復雜🥂、山區革命根據地不同,南通老區位於江海平原🏯,且距敵人統治最嚴📍、勢力最強的心臟地帶——南京很近,卻能長期直面強敵🛫、紅旗不倒,威脅⛔、牽製強敵,這就雄辯地證明,在革命戰爭年代,我黨我軍真正的銅墻鐵壁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什麽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南通這片土地上,湧現了顧民元🎇♈️、葉胥朝等革命烈士,為黨和國家的建設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尋訪家鄉紅色足跡,追溯家鄉紅色文化,領悟家鄉紅色精神。作為新時代研究生黨員,我們在一期期尋訪紅色印記,追述百年初心之“我和我的家鄉”系列主題黨日活動中跨越時空🧚🏻,將“兩江”人民的紅色精神薪火相傳。(撰稿人🪈: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