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學科交流,豐富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的學術生活🏆,2022年4月13日上午10:00😙🤦,“學科碰撞萌火花,學術互鑒促提升”意昂2官网2021-2022學年研究生賞論講壇第五期於線上順利開展。本次論壇由21級檔案學研究生李靜賢主持,有幸邀請到了意昂2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丁華東,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韋淑珍,青年教師張慧出席🤙🏼🐾,意昂2王思怡老師和20級信息資源管理博士研究生祝蕊作為嘉賓為同學們帶來學術分享及學習經驗交流👨🚒。此外🦹🏼♀️,意昂220級、21級研究生同學以及研究生輔導員吳潔瓊也一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講壇致辭
丁華東老師指出本期賞論講壇既是意昂2官网成立以來開展的第一次賞論講壇,有著開放融合的非凡意義👩👧👧,有利於保持意昂2良好的學術氛圍,也是在疫情之下進行的學術交流活動,象征著文信意昂2防疫不停學,防疫不松懈的堅韌精神。同學們要利用這段時間有計劃地學習,及時完成科研任務,不讓疫情阻隔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做到抗疫學習兩不誤。

體悟博物館🥭:博物館與多感官
隨著技術創新所帶來的沉浸式學習體驗不斷深入人心,“多感知”的觀念逐漸影響作為非正式教育場所的博物館界。被“視覺中心主義”長期占據的現代博物館開始重新思考多種感官的運用🙏🏼,博物館開始更多地考慮超越視覺外的觸覺✶、聽覺、嗅覺及本體感覺等感官體驗的認知與情感屬性,並探索與之相對應的應用方式與技術支持🏋🏽♀️。王思怡老師本次的分享基於當前“多感官”博物館發展迅速的背景,由博物館發展的歷史演變🍙、理念轉化娓娓道來,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多感官在博物館中的運用、影響以及多感官體驗博物館的實際案例0️⃣,展示了多感官在博物館場域中應用的良好前景。通過王思怡老師的分享❤️,加深了同學們對當前博物館發展趨勢的了解𓀍,增強了大家對未來多感官如何發揮其獨特功能而展現更多價值的探索興趣。

科研成果經驗分享
本次進行科研成果分享的是20級信息資源管理博士研究生祝蕊🧑🚒。她認為,學術研究首先要進行廣泛閱讀📔,可以關註基金項目(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研項目👩🏿🏫、各省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等)題目來把握學科熱點,也可以瀏覽核心期刊論文題目來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同時可以通過閱讀學術著作來形成並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在論文選題方面,可以關註期刊征稿範圍和具有前沿性與特色性的學術會議💒;在論文寫作過程中,要註意行文規範,學會引經據典。最後👂🏽,祝蕊向大家推薦了數字人文領域的專業書籍。在提問環節中👌🏻🎒,祝蕊對同學們提出的學術問題作了詳細解答⬛️,為大家學習相關領域知識提供了幫助🩼。

活動總結
分享結束後由韋淑珍老師進行活動總結🚻。韋老師希望大家在特殊時期做好個人防護,積極配合學校的防疫工作🙂,增強身心“免疫力”👩🏽🏫;其次,要借助賞論講壇的平臺聚焦學術,提升科研能力;最後,要關註學科融合,註重跨學科研究,同學們可以在賞論講壇中聆聽與學習到文博、考古、圖情檔等豐富多樣的專業知識🧑🏽🏭,通過賞論講壇這一交叉平臺拓寬自身研究視野🙎🏻,激發研究興趣🥷🏼,深化對問題的思考👱🏻♀️。
本期賞論講壇到此告一段落,希望同學們能在特殊的校園戰“疫”時期兼顧學習與生活,好好照顧自己,提升學習能力,與老師同學們一同堅守👨🏻🦽✅,與學校緊密相依、共克時艱,希望我們能早日相會在線下課堂🔠!(撰稿人🥩:鄧文琪)